姊妹之家成立經過


1996年,陳保羅牧師有感動覺得需要開展女性福音戒毒工作,可惜當時資金緊絀,所以,只可以在太子道總部天台的一間房間暫作女性戒毒宿舍。在日間,學員由陳牧師和總辦公室同工照顧;在晚間,有幾位日間要上班的義工姊妹來幫忙,帶領查經聚會及陪伴學員直到翌日早上。
起初,只有2名學員,很快便加增到7名。在假期,義工帶領她們參與露營及歷奇訓練活動。藉著這些活動,提升她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加強個人逆境處變能力。

到1998年,入住人數大大加增,天台的宿舍已不足夠學員居住了。感謝神為我們預備,在元朗的一間三層村屋連花園出租,於是陳牧師便租下來,成為新的女子宿舍,並聘用了全時間的女同工,正式營運姊妹之家。它的運作模式與晨曦島男性治療戒毒中心沒有分別的,時間表、所有活動都是同一樣的,例如:男女學員也一樣可以參與Outward Bound 外展訓練和海洋公園一日遊。這時,社會福利署只給我們6名的收納學員名額。

在2002年,社會福利署規定所有戒毒所領牌照才可以繼續營運,要求戒毒所宿舍的設施皆要符合政府的要求,才能獲得長期牌照。例如:要檢查樓宇結構是否安全、要有消防設備等等。社會福利署、消防署及屋宇署派員來視察我們姊妹之家是否合乎政府的要求,才發現村屋是不合乎消房條例,我們一定要搬到一所符合所有政府要求的屋宇才可以營運,由2002年開始,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到處物色合適的樓宇、空地或房署單位等。

在2004年,在神帶領下,我們找到一個在青衣屬於房署的空置單位,因單位已空置多年,我們諮詢了很多不同的政府部門,能否把該空置單位改裝為女子宿舍。經過好幾年的申請,政府相關部門才批核申請。成功批核後,我們立即聘請畫則師畫圖則,改裝三個空置住宅單位成為女子宿舍,宿舍內又要安裝洒水系統、消防喉,4個洗手間,共花了過百萬元。單單準備圖則,批圖則,出標等程序已經弄了好幾年,裝修又花了一年時間,最終在2009年10月16日才搬入現今的姊妹之家的地址。

在2007年,我們獲社署批的名額由4個名額加到10名額,後又增加到12名額,到了2011年,又加到15名額。在姊妹之家,很多女學員是由法院判來的,換句話說,若果我們因為沒有空位而不能收納她們入住,她們便要去坐牢。因為需求多過供應,女子吸毒情況與男性的一樣那麼多,但社會卻給女子戒毒的資源相對是較少的,所以女性戒毒者都要輪候較長的時間才能入住宿舍。